近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202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人社部发【2020】97号),右医附院龙喜带教授、唐毓金教授两人同时成功入选,这标志着右医附院在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新成绩。
据悉,政府特殊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全国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一种奖励制度,也是加强和改进党的知识分子工作、关心和爱护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一项重大举措,对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津贴获得者被誉称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龙喜带,医学博士,国家二级教授、广西一级知名专家、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病理诊断与研究中心主任、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右江民族医学院肝癌学、临床病理学学科带头人,兼任国际UpToData临床医学顾问指导专家、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西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是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等国外杂志的编委。
龙喜带教授长期致力于肝癌遗传易感性、分子发病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系列研究获重要发现,作为项目负责人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项以及省部级科研课题 12项,在国内外首次发现并报道了DNA修复基因缺陷参与AFB1诱导的肝癌发病过程,在国内外发表SCI收录论文 41篇 ,出版医学专著 13部,相关成果多次在国际著名医学杂志发表,并被国内外同行引证超过千次,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务院学位办博士生学术新人奖1项和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
龙喜带教授所带领的科研团队累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0项、省部级课题24项,累积总经费超过2500万元,多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团队先后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病理学特聘专家团队、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广西高校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百色市人才小高地!
其本人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曙光学者”、武汉市“光谷学者”、广西高校卓越学者、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特聘专家”、广西D层次人才、广西第三批医学高层次学科带头人、第二届广西创新争先奖、广西医药卫生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个人、百色市先进个人。
唐毓金,医学博士,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院长、骨科主任、脊柱骨病外科技术主任。
唐毓金教授长期致力于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的机制与临床研究、生物医用新材料研究与转化,擅长于寰枢椎不稳定及腰腿痛、颈椎病、脊柱脊髓损伤、脊柱畸形、脊柱结核、脊柱前后路内固定术,人工髋、膝、肩等关节置换术等系列手术治疗。
唐毓金教授先后担任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基地专属用户工作站负责人、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基础研究及转化科技创新基地”负责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关节外科学组委员、骨关节炎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西医师协会副会长、广西医师协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西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西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右江医学》主编、《广西医学》编委、《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编委。
其本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及省部级、市厅级研究课题近20项,近三年发表科研论文50多篇,其中SCI收录20多篇,出版教材/专著4部,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荣获全国优秀医院院长、全国医德标兵、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第三届白求恩式好医生、全国卫生系统2011年度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全国医疗卫生系统职业道德模范标兵、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广西高校卓越学者、广西第二届道德模范提名奖、广西卫生系统创先争优健康卫士、百色市首届道德模范、广西优秀科技管理工作者、广西医药卫生系统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唐毓金教授作为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带领全院医护人员全员上阵、全程参与、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战湖北、守百色、援边境,先后选派四批医疗队共51人驰援湖北武汉市、十堰市开展80天的医疗救援,选派3批次共7名援边医疗队员赴广西靖西市、东兴市、那坡县等三地边境口岸进行防疫,是广西派出抗疫医疗队员最多的医院。截止当前,右医附院所有抗疫医疗队员全部实现了“零感染”, 出色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抗疫任务,平安凯旋,用实际行动履行了救死扶伤、教书育人的铮铮誓言,充分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得到了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文、图/隆文斌)